【教師研究成果】
法學院教師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
年度 | 姓名 | 專題研究計畫 | 學術補助獎勵 |
109 | 陳蕙君 | 平台經濟下整合型平台服務提供者商標侵權責任之研究 | 科技部 |
109 | 林士欽 | 兒童及少年司法保護法律體系之建構-以法國法為借鏡 | 科技部 |
107 | 謝祖松 | 兩岸新型及實用新型專利制度之檢討 — 兼論 同步廢除之實益 | 科技部 |
106 | 許絲捷 | 環境犯罪利得沒收之相關問題研究 | 科技部 |
105 | 劉士豪 | 德國工業 4.0 對勞動關係與勞動法的影響及發 展 | 科技部 |
104 | 許絲捷 | 竊佔罪之實然與應然 | 科技部 |
104 | 劉士豪 | 團體協約法第 10 條的檢討-以德國公部門的團 體協商為借鏡 | 科技部 |
103 | 劉玉中 | 家事事件上法院與當事人任務分擔之研究 | 科技部 |
102 | 劉士豪 | 勞動派遣發展與法制規範因應:中國大陸個別 勞動關係二 | 科技部 |
102 | 袁義昕 | 2012 年復課證券交易所得稅之研究 | 科技部 |
101 | 高啟中 | 中小企業投資人對投資爭議仲裁的接近利用權 之探討 | 科技部 |
101 | 劉士豪 | 勞動三法修正後罷工規範之研究 | 科技部 |
101 | 袁義昕 | 從比較法觀點論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條例 | 科技部 |
100 | 劉士豪 | 無薪休假之法律問題 | 科技部 |
100 | 袁義昕 | 研發費用之稅捐爭議問題研究 | 科技部 |
99 | 林勳發 | 2009 大陸保險法修正評析 | 科技部 |
法律學系專任教師著作目錄
李開遠 專任教授 兼法律學院 院長 | 學術期刊論文 | 1.李開遠 (2017,6),證券市場違法炒作股票刑事審判實務認定分歧之探討---以證券犯罪主觀構成要件違中心,銘傳大學法學論叢(27) 。 2.李開遠 (2016,6),證券市場內線交易犯罪有關重大消息成立『明確時點』應如何認定解析,銘傳大學法學論叢(25) 。 3.李開遠 (2015,6),論我國現行法學資料有關法律註釋(legal Citation)體例規範標準化之建立--比較美國法律文獻註釋體例規範之引用,銘傳大學法學論叢(23) 。 |
研討會論文 | 1.李開遠 (2019,6),電子支付之法律基礎--「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解析,2019銘傳大學法律學院教學研究成果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李開遠 (2019,3),我國電子商務行動支付工具法律規範之比較,2019 國際暨兩岸法學新知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
專書 | 1.李開遠 (2019,9) ,台灣金融「票據支付」與「電子支付」法律基礎--「票據法」與「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合論,五南圖書公司。 2.李開遠 (2019,8) ,證券交易法理論與實務,五南圖書公司。 | |
劉士豪 專任教授 | 學術期刊論文 | 1.劉士豪 (2018,3),德國平台經濟與零工經濟法律結構的初探,台灣勞工季刊。 2.劉士豪 (2017,12),數位科技化對勞動關係和勞動市場的影響與因應,臺灣勞工季刊。 3.劉士豪 (2017,9),外籍勞工及其家庭成員,社會安全權之研究-借鏡歐盟,臺灣勞工季刊,(32-39) 。 4.劉士豪 (2017,3),觀察德國備勤及候傳工作工時彈性化的制度,臺灣勞工季刊。 5.劉士豪 (2017,1),The Fissured Workplace and its Predicament and Breakthrough of Taiwan’s Labor Law,Bulletin of Comparative Labour Relations, Vol. 95, pp. 229-241. 。 6.劉士豪 (2016,4) ,勞動三法修正後罷工之要件,中正大學法學集刊。 |
研討會論文 | 1.劉士豪 (2016,3),裂隙工作場所的受僱人保護,銘傳大學59年校慶研討會法學新知。 2.劉士豪 (2016,3),The Fissured Workplace and its Predicament and Breakthrough of Taiwan’s Labor Law,The 13th JILPT Tokyo Comparative Labor Law Seminar (Seminar) 。 | |
陳世民 專任教授 | 學術期刊論文 | 1.陳世民 (2019,12),行政契約之意思表示合致之必要性?-評最高行政法院104年判字第778號判決,銘傳大學法學判解評論,第1期(創刊號) 。 2.陳世民 (2017,10),從實務上見解探討政府機關以公開方式「甄選」之相關行為之法律性質,軍法專刊。 3.陳世民 (2017,7),第三人請求撤銷行政契約──評最高行政法院105年度裁字第110號裁定,月旦裁判時/61期/頁28-33。 4.陳世民 (2016,12) ,最高行政法院有關行政契約案例之分析-2015年案例,銘傳大學灋學論叢,第26期/頁117-142。 5.陳世民 (2015,6) ,最高行政法院有關行政契約案例之分析-2013 & 2014年案例,軍法專刊,61卷3期/頁110-127。 |
其他著作 | 1.陳世民 (2017,11),行政程序法第127條之限縮適用之探討,楊崇森講座教授八秩華誕祝壽論文輯。 2.陳世民 (2017,11),法國行政法上一般法律原則的質與量,法國彭惕業教授榮退論文集,(元照) 。 | |
謝祖松 專任教授 | 學術期刊論文 | 1.謝祖松(2020,1),兩岸新型及實用新型專利制度之檢討-兼論同步廢除之實益,專利師(40) 。 2.謝祖松(2017,12),3D列印侵權態樣之解析–以美國專利法第271條檢視,銘傳大學法學論叢(28) 。 3.謝祖松(2018.3),Issue of Non-Participati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rbitration,South China Sea Disputes: Historical, Geopolitical and Legal Studies。 4.謝祖松(2017.11), 新南向政策相關主要國家專利法制之初探,楊崇森講座教授八秩華誕祝壽論文輯。 5.謝祖松(2017.4),專利申請之保密管制,專利師(29) 。 6.謝祖松(2016.4),Issue Preclusion Based on Foreign Patent Judgment and Prosecution History–A Comparative Study to U.S. Patent System,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Law Review。 7.謝祖松(2015.12),「要素省略的發明」之探討 -(2012)知行字第8號裁定,大陸專利案例研析。 8.謝祖松(2015.12),A Study of Issue Preclusion of the U.S. Patent System Based on Foreign Patent Arbitration,銘傳大學法學論叢(24) 。 9.謝祖松(2015.7),美國專利訴訟之域外取證及證據審理模式,中正財經法學(11) 。 10.謝祖松(2015.7),專利周邊限定主義中心限定主義之辯與辨–兼論折衷主義,專利師(22) 。 11.謝祖松(2015.6),Viewing The Patent System Through The Lens of Feminists,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and Management。 12.謝祖松(2015.5),美國專利域外效力 - 兼論其對專利涉外民事案件審理之影響,興大法學(17) 。 13.謝祖松(2015.4),因應全球暖化現象論經濟思維之導正及專利制度之修正,中正法學集刊(47) 。 |
劉玉中 副教授 | 學術期刊論文 | 1.劉玉中 (2020,5) ,日本民事執行法關於自第三人取得債務人財產資訊程序制度之創設,2020法學新知國際學術研討會。 2.劉玉中 (2020,4) ,日本法院關於闡明之範圍與界限之界定,民事程序法焦點論壇第八卷。 3.劉玉中 (2019,11) ,日本民事訴訟法上就判決對於輔助參加人之效力的發展,民事程序法焦點論壇第七卷 第三人程序參與。 4.劉玉中 (2019,7) ,導讀:日本醫療過務訴訟之問題點--民事程序上武器對等之原則,民事程序法焦點論壇第六卷 醫師民事責任之實體與程序法上問題之研究。 5.劉玉中 (2019,1) ,日本計畫審理與我國新法之評析,民事程序法焦點論壇第五卷 2018年民事訴訟法修正草案評析。 6.劉玉中 (2018,11) ,日本民事訴訟上準書證規定之變遷與新種類證據之調查方式,民事程序法焦點論壇第四卷 電子文書及電子商務相關實體與程序問題之研析。 7.劉玉中 (2016,4) ,債權人代位訴訟之執行當事人,月旦法學教室162期。 8.劉玉中 (2015,12),日本民事程序法上關於法人格否認法理之運用與省思,二十一世紀法學新思維-賴來焜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 9.劉玉中 (2015,9),法人格否認法理於強制執行上之運用,月旦法學教室155期。 10.劉玉中 (2015,6),對於未確定裁定之聲明不服途徑與審級制度-異議、抗告與再抗告,國立政治大學法學叢書88 兩岸民事法學會通之道。 11. 劉玉中 (2015,4) ,對於信託財產為強制執行之救濟(Relief to forcible execution for the property of the trust),月旦法學教室150期。 |
研討會論文 | 1.劉玉中 (2019,11),日本法院關於闡明範圍與界限之界定,第八屆民事程序法焦點論壇(國立政治大學) 。 2.劉玉中 (2018,12),日本之審理計畫制度與我國民事訴訟法修正規定之比較,第五屆民事程序法焦點論壇(國立政治大學) 。 3.劉玉中 (2018,6),日本民事訴訟上準書證規定之變遷與新種類證據之調查方式,第四屆民事程序法焦點論壇(國立政治大學) 。 | |
黃鈺慧 副教授 | 學術期刊論文 | 1.黃鈺慧 (2019,3),農地借名登記契約之性質及合法性,全國律師。 |
研討會論文 | 1.黃鈺慧 (2020,5),處分共有不動產人數及應有部分之計算-最高法院105年台上第1700號判決評析,2020法學新知國際學術研討會。 2.黃鈺慧 (2018,6),出租之房屋成為凶宅致價值減損之損害賠償請求權,銘傳大學,2018銘傳大學法律學院教學研究成果學術研討會論文。 3.黃鈺慧 (2018,3),共有不動產分管契約對部分共有人生效之可能性—以最高法院一O五年度台上字第一七三二號民事判決為探討中心,銘傳大學,法學新知國際學術研討會。 4.黃鈺慧 (2017,9),論不動產借名登記契約,楊崇森講座教授八秩華誕祝壽論文輯發表研討會。 5.黃鈺慧 (2017,9),民法第四二五條之一之適用,2015銘傳大學法律學院教學研究成果學術研討會。 | |
林依仁 副教授 | 學術期刊論文 | 1.林依仁 (2019.8),德國技職教育-體系與法律基本結構,銘傳大學法學論叢。 2.林依仁 (2019.8),文化憲法的意義(下),月旦法學。 3.林依仁 (2019.7),文化憲法的意義(上),月旦法學。 4.林依仁 (2019.7),論學位論文之公開義務與傳輸服務,教育法學評論。 5.林依仁 (2018.12),初探大學財務自治,教育法學評論。 6.林依仁 (2018.9),大學自治與大學治理--德國釋憲實務之評析,教育法學評論叢刊。 7.林依仁 (2018.6),論國家責任之體系構成與競合問題,台灣法學雜誌。 8.林依仁 (2017.2),營業自由與鄰人保護,法令月刊。 9.林依仁 (2016.7),有線廣播電視系統經營區域擴增之管制/ 北高行104 訴234 與最高行104 判685 判決,台灣法學雜誌。 10.林依仁 (2015.12),公權力委託制度的新發展一以臺灣證券交易所為例,國家發展研究。 11.林依仁 (2015.10),「文化」語彙之運用與理解--以評說德國實務為中心,憲政時代 |
研討會論文 | 1.林依仁 (2020,5),運動的憲法保障,2020法學新知國際學術研討會。 2.林依仁 (2019.3),淺論憲法上財政金融危機,銘傳大學,銘傳大學,追求高教卓越國際學術研討會國際暨兩岸法學新知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3.林依仁 (2018.3),初論藝術自由對私法之效力,銘傳大學,2018法學新知國際學術研討會。 4.林依仁 (2017.9) ,初論釋憲裁判的風格與見解,中華民國憲法學會「大法官解釋一年的回顧」學術研討會 。 5.林依仁 (2017.3),公民參與的變遷:志願服務,2017銘傳大學法學新知國際學術研討會。 6.林依仁 (2017.3),經濟秩序、國家產業政策與憲法變遷,中華民國憲法學會民國105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7.林依仁 (2016.6),論行政法人的審計監督,2016銘傳大學教學研究成果研討會。 8.林依仁 (2016.3),金融重建條例「賠付」措施之法律性質,2016銘傳大學法學新知國際學生研討會。 9.林依仁 (2015.12),公民與政治權利之國際及區域人權公約與憲法解釋,司法院大法官104年度學術研討會:人權公約與我國憲法解釋。 10.林依仁 (2015.3),論宗教信仰之定義,2015法學新知國際學術研討會。 | |
許絲捷 副教授 | 學術期刊論文 | 1.許絲捷(2020.08.21),犯罪利得還是合法報酬—第三人沒收之代理型與履行型(一),法務通訊。 2.許絲捷(2020.03.14),不違背職務賄賂之對價關係成立與認定—以未來不確定給付與餽贈為中心。 3.許絲捷(2019.04.26),和解與發還被害人(二),法務通訊。 4.許絲捷(2019.04.19),和解與發還被害人(一),法務通訊。 5.許絲捷 (2018,6),環境犯罪之利得沒收-行政與刑事之交錯,月旦法學雜誌。 6.許絲捷 (2018,6),德國企業制裁體系-背景、現況與前景,銘傳大學法學論叢。 7.許絲捷 (2017,12),不法利得沒收之性質-從總額原則、淨利原則談起,司法新聲。 8.許絲捷 (2017,12),共享經濟對刑事保護財產之啟發-使用僭越之可罰,成大法學。 9.許絲捷 (2017,9),第三人利得沒收-繼承型,法務通訊。 10.許絲捷 (2016,6),第三人利得沒收-德國聯邦最高法院刑事裁判 BGHSt 45, 235 譯介,月旦裁判時報。 11.許絲捷 (2016,5),第三人犯罪所得之沒收,月旦法學雜誌。 12.許絲捷 (2016,4),緩起訴負擔條件之刑罰性探討,東吳法律學報。 13.許絲捷 (2016,3),第三人利得沒收-代理型、挪移型、履行型,法務通訊。 14.許絲捷 (2015,8),假檢察官騙人,台灣法學雜誌。 15.許絲捷 (2015,1),與歐洲緊密連動下的德國刑法未來命運(譯),檢察新論。 16.許絲捷 (2015,1),Gäfgen v. Germany(營救式刑求案)-歐洲人權法院第五庭於2008/6/30之裁判(譯),歐洲人權法院裁判選譯(三)。 |
研討會論文 | 1.許絲捷 (2018,6),淺析少年事件處理法中的兒少人權保障-以兩公約及兒童權利公約為核心,2018銘傳大學法律學院教學研究成果學術研討會論文。 2.許絲捷 (2017,3),詐欺罪與恐嚇取財罪-以96年第15號法律座談會為中心,2017銘傳大學法學新知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3.許絲捷 (2016,3),竊佔罪之再解構,2016 法學新知國際學術研討會。 4.許絲捷 (2015,11),從共享經濟崛起思考刑事保護財產新面向,台灣刑事法學會-刑事法學青年論壇。 5.許絲捷 (2015,5),緩起訴負擔條件之刑罰性探討,刑事程序法的新思維。 6.許絲捷 (2015,3),原因自由行為過失型態之探究,2015法學新知國際學術研討會。 7.許絲捷 (2015,1),國際視野下的組織犯罪,組織犯罪防治條例的實然與應然。 | |
熊愛卿 助理教授 | 學術期刊論文 | 熊愛卿(2011,4),台灣個人資料保護法制要述。 |
研討會論文 | 1. 熊愛卿(2020,6)大陸民法典中的個人資料保護,銘傳大學法律學院教學研究成果學術研討會論文。 2. 熊愛卿(2020,5),師生互動之學術倫理規範:學位論文-應超越著作權歸屬之考量,銘傳大學,2020法學新知國際學術研討會。 3. 熊愛卿 (2018,6),Uber案違規行為數之認定─以台北高等行政法院106年度訴字第356號判決為中心,2018銘傳大學法律學院教學研究成果學術研討會論文。 4. 熊愛卿(2018,3),「被遺忘」不是「權利」!─辨正對搜尋引擎業者的資訊廢除(請求)權,銘傳大學,2018法學新知國際學術研討會。 | |
陳蕙君 助理教授 | 學術期刊論文 | 1.陳蕙君(2020,7),談商標法第71條商標侵害損害賠償計算與法院職權酌減規定之運用與互動,台灣法學雜誌。 2.陳蕙君(2019,12),以歷史權利金認定專利侵害損害賠償「合理權利金」--最高法院104年台上字第671號民事判決評析,銘傳大學法律判解評論。 3.陳蕙君 (2019,8),從強化專利權保護談公證之功能-以專利研發歷程之保護為中心,公證法學。 4.陳蕙君 (2019,7),公司法第173條之1持股過半股東召集股東會之解釋與適用,中正財經法學。 5.陳蕙君 (2018,3),談國土保育地區分區劃設之行政裁量與救濟,財產法暨經濟法。 |
研討會論文 | 1.陳蕙君 (2020,5),談無形資產鑑價在我國專利訴訟案件之應用-以智慧財產法院109年度民專訴字第1號為例,2020法學新知國際學術研討會。 2.陳蕙君 (2020,1),談台灣專利法之合理權利金損害賠償計算基準-參採歷史權利金計算之評析,海峽兩岸知識產權法論壇。 3.陳蕙君 (2019,3),我國專利鑑價機制之展望-以修正後產業創新條例為中心,銘傳大學2019追求高教卓越國際學術研討會國際暨兩岸法學新知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陳蕙君 (2018,10),修正後產業創新條例對台灣地區知識產權發展之影響,第五屆海峽兩岸法律文化節"新時代依法治國"論譠。 5.陳蕙君 (2018,9),談公證制度在專利權保護之應用-以專利鑑價為中心,智慧財產權與法律風險研討會。 6.陳蕙君 (2018,9),公司法增訂第173條之一股東自行召集股東臨時會之法解釋與適用,新公司法解釋與適用研討會。 7.陳蕙君 (2018,6),從預防專利權侵害談公證之功能,智慧財產與公證研討會。 8.陳蕙君 (2018,3),由國土保育地區劃設談我國原住民族土地權益保護趨勢,2018法學新知國際學術研討會。 9.陳蕙君 (2018,1),國土保育地區劃設評析-談保育地區分區劃設之行政裁量與救濟,全國國土計畫草案評析研討會。 |